0%

核心主題:

  • 聯準會(Fed)政策轉向與市場影響
  • 川普(Trump)政策與聯準會的平衡
  • 烏克蘭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
  • 美國房地產市場現況
  • 投資策略:長期價值投資的重要性

聯準會(Fed)的政策轉向與市場影響:

  • 聯準會會議紀要顯示,可能暫緩縮表(QT),暗示政策可能轉向寬鬆。
  • 市場預期最快可能在7月降息。
  • 暫緩縮表有助於穩定美債價格。
  • 聯準會希望在控制通膨的同時,避免過度緊縮對經濟的負面影響,例如房地產市場。

川普(Trump)政策與聯準會的平衡:

  • 川普政府可能成立主權財富基金,資金來源可能包括關稅收入、出售資產等。
  • 川普考慮將黃金儲備估值從每盎司42美元調整至市價,增加財政收入。
  • 對等關稅取代全面性關稅,以降低投資人對通膨的擔憂
  • 市場擔心川普的政策可能打破聯準會與白宮之間的平衡。

烏克蘭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:

  • 美國和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,但未邀請烏克蘭和歐洲參與。
  • 川普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,並質疑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。
  • 市場擔心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東部取得更多控制權,以在談判中取得優勢。
  • 歐洲可能出現右傾趨勢,可能影響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。

美國房地產市場現況:

  • 美國1月份新屋開工數大幅下滑,顯示需求疲軟。
  • 成屋庫存也開始下滑。
  • 房地產市場交易量萎縮。
  • 聯準會的升息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造成壓力。
  • Redfin(房地產科技公司)股價大幅下跌,反映房地產市場的困境。
  • 華盛頓特區房地產市場受到聯邦僱員裁員的影響,供需失衡。

投資策略:長期價值投資的重要性:

  • 不要過度關注短期市場波動,應專注於長期價值累積。
  • 投資應關注公司是否賺錢,以及公司財報和未來展望。
  • 結合景氣循環,進行週期性投資思維。

公司資訊:

  • Redfin: 美國房地產科技公司,股價受到房地產市場影響大幅下跌。
  • Dodge: 美國公司,新聞中提及聲稱已節省美國總體財政預算約550億美元,但彭博社報導實際可能只有86億美元。
  • TikTok: 川普政府曾考慮透過主權基金收購。
  • 台積電(TSMC): 新聞中提及資安議題。

其他重點:

  • 對沖基金在1月份大量賣出美國股市,但最近開始轉為買超。
  • 美國企業庫藏股回購為股價提供支撐。
  • 主持人認為,債券市場的緊縮預期已經到頂。
  • 主持人強調,市場總是在利空中持續上漲。
  • 主持人也表示,聯準會為了抑制通膨,導致房地產被迫犧牲。

主要論點:

  • 市場在懷疑中持續成長: 儘管利空消息不斷,標普500指數仍創下歷史新高。市場情緒保守,避險情緒高,但並未達到極度樂觀或恐慌的程度。
  • 第三年牛市初期: 美國股市目前處於「三牛一熊」循環中的第三年牛市,且尚未進入尾聲。
  • 黃金仍有上漲空間: 儘管受到關稅戰影響,黃金價格上漲的主因仍是利率週期。降息週期尚未完全打開,黃金仍具長期投資價值。
  • 通膨風險高於衰退風險: 台灣今年面臨景氣上行通道,但同時也伴隨著通膨風險,尤其是在食品價格方面。

市場情緒分析:

  • 美國散戶: 看多者僅佔28.4%,看空者高達47.3%。
  • CNN恐懼貪婪指數: 自去年11月以來,指數基本保持在50以下,顯示市場情緒仍以悲觀為主導。
  • 交易量: 股市交易量並未暴增,反映參與者不多。

川普關稅戰:

  • 川普可能針對進口汽車、半導體、藥品等產品扣除25%的對等關稅,最早4月2號宣布。
  • 過去經驗顯示,黃金在低關稅時期表現反而較佳,反映其最終仍受總體經濟規模影響。
  • 川普的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反而主導了黃金走高。

公司動態:

  • 英特爾(Intel): 股價暴漲16.06%,創2020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。傳台積電與博通評估分拆英特爾晶圓代工的可能性。銀湖資本(Silver Lake)即將達成收購英特爾子公司股權的交易。
  • 特斯拉(Tesla): 馬斯克(Elon Musk)的XAI推出Galaxy 3,可能為特斯拉的FSD和Optimus帶來新一輪衝擊。
  • 星巴克(Starbucks): 在台灣的星巴克(統一星巴克)未停止第二杯半價的促銷,與美國總公司的政策不同。

其他重點:

  • 聯準會(Fed)利率決策是市場恐慌的主要來源,而非景氣弱化。
  • 七大科技巨頭的年增幅將在2025-2026年與其他公司趨於一致,可能降低其估值優勢。
  • 台灣面臨缺工問題,平均加班費和工時創20年新高。
  • 台灣四大國營事業(台電、中油、台水)去年皆虧損,可能導致未來漲價。
  • 台灣食品通膨問題嚴重,水果、外食價格持續上漲。
  • 烏克蘭局勢: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推進開始放緩,可能是由於談判即將開始。

會議內容重點:

  • 與會者:
    • A: 台灣頂尖的Quant(量化交易者),使用AI提升策略產出。
    • B: AI產業界的頂尖管理層,提供AI產業方面的見解和執行力。
  • DeepSeek (幻方量化):
    • A觀察到幻方量化(DeepSeek背後的公司)利用AI大幅降低AI成本。
    • DeepSeek的V3和R1模型在市場上獲得好評。
    • DeepSeek被B視為「窮人的AI」,但仍有數萬顆GPU。
  • AI 在量化交易的影響
    • A使用ChatGPT測試,AI對交易方法的理解準確率達八成。
    • 程式碼產出也有八成正確,經工程師調整後即可使用。
    • 海外同業使用AI產出的策略量是人工的十倍,但準確度需考量。
    • Quant的競爭將更激烈,策略開發和複製速度加快,利潤可能降低。
    • 各公司可能開始訓練自己的AI模型,使其成為交易大師。
    • AI可能結合各式資料和新聞事件,找到獨門的賺錢know-how。
  • 資料來源:
    • 新聞資料:彭博終端(Bloomberg Terminal)和路透社(Reuters)等平台提供AI整理過的新聞API。
    • 另類資料:衛星資料、水利資料等,AI可找出過去無法發現的關聯性。
  • 算力:
    • 建議部署進雲端,避免加入GPU軍備競賽(GPU更新速度快)。
    • 小型公司可透過雲端服務供應商(CSP)輔助,找到適合的模型。

市場動向:

  • 台灣股市: 中小型股轉強,各類股輪動,題材廣泛(烏俄戰爭結束、鋼鐵關稅等)。
  • 美國股市: 減碼中小型軟體股,布局下一輪機會或題材。
  • 顯卡市場:
    • 預期NVIDIA 50系列顯卡銷量佳,因上一代4090特別好,其他系列普通。
    • 中國市場再次出現掃顯卡現象,因AI推論(Inference)需求增加。
    • 輝達(NVIDIA)的GB10有大量上修訂單,可能用於Supercomputer或ARM筆電。
    • 通路端持續顯示缺貨狀態,但部分是商人囤貨造成,預計未來兩三個月供應將改善。
    • AMD的CPU預計在後面會有很好的表現。

其他重點:

  • 節目主持人(股癌)自嘲:大哥們在研究AI找出路,自己卻在研究如何打造色情聊天室。
  • 強調AI只是一種工具,無法完全取代人類。
  • 鼓勵聽眾持續學習新工具和資訊管道。
  • 不鼓勵聽眾使用槓桿投資。
  • 鼓勵聽眾花錢享受生活,但要在合理的範圍內。
  • 分享許多對聽眾生活提問的人生建議與想法。

總體市場觀點與風險

  • 市場不確定性上升: 美國政治變局、新興技術(DeepSeek、AI生成式軟體)都使市場風險指標上揚,黃金價格創高。
  • 避險情緒: 川普政府上任初期頒布大量行政命令,加劇市場避險情緒。
  • 美股續強: 標普500指數逼近歷史新高,企業EPS持續走高,美股基期可能緩步下滑。
  • 輝達效應: 輝達投資的股票成為市場追逐目標,特別是新創概念股,與過去Casey Wood的ARKK形成對比。
  • 深水炸彈投資法: 類似購買VIX或CDS,小額投資於罕見機率事件,一旦成功獲利極高。
  • 風險對沖思維: 企業透過併購或多元產品線進行風險對沖,例如杜蕾斯母公司收購美強生。

重點公司與投資策略

  • 輝達 (NVIDIA):
    • 投資策略轉變: 從廣泛AI應用轉向專注先進GPU和自駕車軟體。
    • 投資標的:
      • 放棄 Cef Robotics(食物遞送機器人)和 Southolt AI(語音服務)。
      • 投資中國大陸新創公司文遠知行(WeRide),導致其ADR股價大漲。
  • 波克夏 (Berkshire Hathaway) - 巴菲特:
    • 蘋果持股: 停止減持蘋果股票,目前佔比28%,可能代表已達到價值投資的評估標準。
    • 新增持股: 新買酒精飲料生產商,增加達美樂披薩持股。
    • 現金部位: 現金等價部位(短期國債)佔比達45%,接近股票部位,顯示準備重新入市。
    • 投資策略: 長期持有、價值投資、週期性投資,並利用槓桿放大報酬。
    • 對台積電的看法: 不一定針對台積電,可能就跟其他微軟、GOOGLE、AMAZON一樣
  • 橋水基金 (Bridgewater Associates) - 達里歐:
    • 投資策略: 大規模購入標普500指數ETF (SPY),持倉量暴增8倍,佔持股部位2成2。
    • 持股: SPY、IVV、IEMG(新興市場ETF),以及大型權值股如輝達、Meta、Microsoft。
    • 趨勢: 越來越像實業股,整體績效與大盤相關性高。
  • 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 (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) - 比爾艾克曼:
    • 持股: 微軟(佔44%)、Amazon、Google、Apple、Meta、NVIDIA。
    • 新增持股: 大量增加Uber投資,認為自駕車技術長期可能助長Uber服務普及。
    • Nike: 轉為深度價內看漲期權,看好新CEO領導下的轉型。
  • 索羅斯基金管理 (Soros Fund Management) - 索羅斯:
    • 策略: 降低SPY Put選擇權部位,顯示看好大盤。
    • 持股: 加碼Google,以及福特汽車、Wayfair等循環性產業和科技產業可轉債。
  • Scion 資本 (Scion Asset Management) - 麥可·貝瑞
    • 策略: 出清所有中概股Put選擇權部位,但仍保持京東、阿里巴巴、百度股票部位。
    • 新增持股: 亞瑟蘭黛

ETF分割與市場影響

  • 0050分割: 一張分割為五張,降低購買門檻,增加流動性,可能吸引新一波ETF買盤。
  • ETF績效: 2024年績效最佳的台股ETF多為美股相關標的,顯示美股市場的強勁表現。

投資哲學與建議

  • 了解自身: 認識自己的投資能力、風險承受度,以及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。
  • 週期思維: 學習巴菲特的週期概念,在低週期、低基期時佈局。
  • 長期持有: 學習長期持有。
  • 投資於人生志業: 學習比爾蓋茲投資自己的人生、工作,以及信任的人。
  • 分散風險: 避免過度集中投資單一股票,適度分散風險。
  • 槓桿運用: 巴菲特透過保險收入和發行低利率債券放大槓桿,散戶可考慮生命週期投資法,提前投入未來收入。

核心議題:

  •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: 美國與歐洲在烏克蘭議題、貿易關稅、對俄羅斯態度上出現分歧,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。
  • 美國企業界對川普政策的反彈: 針對鋼鋁關稅及取消電動車補助,美國企業界(如福特汽車)擔憂競爭力下降。
  • 英特爾(Intel)可能的業務重組及台積電的角色: 市場傳聞博通可能收購英特爾的設計和行銷部門,台積電可能接管其晶片製造業務。
  • 美國晶片法案的變數: 川普政府可能審查甚至取消晶片法案的直接資助,對台積電、三星等在美設廠的企業產生影響。
  • 台積電的護城河及政治風險: 分析台積電在面對政治風險下的投資選擇,以及是否被低估。
  • ETF的重要性: 強調透過投資ETF分散個股風險,尤其是美股科技類ETF。

公司與產業分析:

  • 英特爾(Intel):
    • 潛在的業務分割: 市場傳聞博通可能收購其設計與行銷部門,台積電可能接管製造業務。
    • 股價表現: 上週股價大幅上漲,但長期來看仍面臨上方賣壓和資料中心業務的競爭壓力。
    • 晶圓代工業務: Foundry業務預計在短期內難以回到2022年的高點。
    • 晶片法案補助: 已獲得美國政府85億美元的補助。
  • 台積電(TSMC):
    • 潛在入股英特爾: 市場傳聞台積電可能評估收購英特爾部分或全部晶片工廠。
    • 董事會成員: 成員包括美國人、英國人及林全。
    • 美國設廠: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生產的晶片,目前大部分運回台灣封裝。
    • 先進製程: 在2奈米製程方面領先英特爾和三星。
    • 晶片法案補助: 已獲得美國政府66億美元的補助。
  • 博通(Broadcom):
    • 潛在收購英特爾部門: 可能收購英特爾的晶片設計和行銷業務,預計對博通有利。
  • 其他公司:
    • 福特汽車(Ford): 擔憂鋼鋁關稅削弱美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。
    • 特斯拉(Tesla): 取消電動車補助對其影響較小,因已具備技術和市佔優勢。
    • 輝達(NVIDIA)和超微(AMD): 在資料中心業務上超越英特爾。
    • Nike: 儘管仍是全球市佔率最大的運動鞋品牌,股價卻下跌。
    • **星巴克:**咖啡價格上漲,將開始調漲價格。

川普政府的晶片法案可能出現的三種方案

  • 台積電在美國建立先進封裝廠,完成前後段晶片全環節的製造。
  • 台積電把先進封裝直接交給intel。
  • 台積電、美國官方和輝達等科技巨頭入股intel,成立獨立的晶圓代工事業部。

其他重點:

  • 美國與歐洲分歧: 美國與歐洲在烏克蘭、貿易、移民等議題上存在分歧。
  • 美國的貿易逆差: 台灣已成為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國。
  • 地緣政治策略: 建議台灣參考印度的外交策略,在參與美國供應鏈的同時,維護自身利益。